摘要: 健康、便利、社交,它不再冷门。
水上运动从冷门成为小众项目
“之前大家都觉得皮划艇、赛艇这类水上运动,在中国是个很冷门的项目。但现在从小红书、抖音等短视频和赛事活动看来,这些不再是冷门项目,而是小众项目。”在许亚萍看来,促成这个现象的主要有三个原因。
首先是伴随整个户外运动市场火爆,水上运动被人们关注,成为一个增长点。
其次,相关产品的中国生产厂商降低了产品定价,“原价几千块钱的产品降到几百块,一下子把消费端的费用降下来了。”这就对小众运动普及化创造了条件,消费者可以尝试新的户外运动体验。
再者,人们对大自然的向往加强,注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。这些水上运动就是在绿水青山中进行,尝试的成本也不高,想去就能去。加上线下俱乐部正在变多,消费者可以在专业教练帮助下快速体验,降低试错成本。
最后,回归到运动健身层面,所有运动都具有社交功能。在许亚萍看来,户外运动能激发人们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改变,通过社交平台的分享互动,找到思维同频的人群,形成聚集效应,进一步扩大圈层。
当然,水上运动项目在国内得以普及,还离不开赛事、活动的促进。
即将在杭州举办的亚运会,水上赛事成为一大看点,将角逐赛艇、皮划艇静水、皮划艇激流回旋、帆船等多个项目。对消费者来说,媒体对赛事的报道和传播,能让这些项目更为方便地被大众所熟悉,进而推动其观赏和尝试。
今年端午时节,赛龙舟屡上热搜。江苏兴化竹泓镇一家龙舟工厂,订单暴涨200%,工人不得不每天早上6点就进厂赶制,他们甚至接到了来自甘肃等一些内陆地区的订单。
这些赛事活动还带动了中国相关产业带的复苏和发展。
公开资料显示,杭州富阳区素有“中国赛艇之乡”的称号,是本次亚运会水上项目的比赛地之一,当地已培育150家船艇制造企业,以制造研发能力著称;据央视财经报道,全球95%的桨板器材产自中国,山东威海成了中国桨板生产基地,今年以来桨板产业进出口金额达4亿。
虽然中国水上户外运动消费市场起步晚,消费者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尚有待提高,但随着人们健康生活、全民健身意识的增强,多元且有趣的水上户外运动项目正在被市场接纳。加之中国已具备成熟生产工艺和销售渠道,将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
最近在杭州的一些河道中,出现了一群“水上漂”,他们三两结对划着皮划艇,在城市高楼间穿河而过。这些是今年杭州刚开放的可供水上运动的河道,爱好者可以体验皮划艇、赛艇、桨板、龙舟等水上项目,相对应的,河道两侧也配备了安全设施及救生员。这就直接解决了消费者“找水”的痛点,在家门口就能水上运动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