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杭州铸淘电商运营公司:一天卖出三百斤蒲公英 ,省作协女作家直播村民挖野菜“苏北特产的野菜不止一种,等到合适的时令,我们还要陆续地开播荠菜、车前草、马齿苋等野菜的采挖直播,将更多野菜卖到全国各地。”
赵瑶瑶还记得第一次直播时的那种生涩、局促不安。
几次欲言又止,她自己都笑场了。丈夫张卫民拿着手机,憨笑着鼓励妻子勇敢开口。
“许多宝宝通过客服向我咨询关于蒲公英的各种问题,有的问怎么吃,有的问养生的功效。今天,我就带大家来参观一下蒲公英的采挖基地。”
说完,赵瑶瑶忍不住要躲开。丈夫张卫民赶紧救场,来到镜头前,带着直播间的粉丝参观苏北平原的挖野菜现场。
在淘宝直播之前,赵瑶瑶有一段长达十二年的写作生涯。她是江苏省作协的会员。“大名鼎鼎的苏童、毕飞宇都曾是江苏省作协会员。”她告诉《卖家刊》记者。
从村民锄头下,“抢救”蒲公英 ![]() 直播摘蒲公英:村民们的集体狂欢 刚弄直播的时候,这几位阿姨一见到镜头就往后躲,经过一个月的锻炼,现在也都成了职业演员。一见老板娘来拍摄了,阿姨们双手翻飞,展示自己几十年割野菜练就的手艺,鲜嫩的蒲公英纷纷落在篮子里。不一会,蒲公英已经积累了满满一篮子。 阿姨们轻松地用苏北方言闲谈,网友们虽然听不懂,却也被欢乐的气氛所感染。挖得快的阿姨闲散地站起来,早早地交上自己的篮子,得意洋洋地看着挖得慢的人辛苦劳动。
赵瑶瑶在县城的电商创业园里布置了一个简单的直播间。每天,村民们挖的野菜达到订单量以后,就赶回直播间进行“下半场的直播”。
这些蒲公英在直播间,现场清洗、择选、称重、包装。 一部分当场打包寄给顾客;一部分送到茶厂,炒制成蒲公英茶;一部分晾晒成干蒲公英,成为一味中药。
赵瑶瑶说,第一批买家里,还有不少苏北老乡。蒲公英也是苏北人经常吃的小菜,不过他们会稍微“深加工”一下,做成凉菜。 一开始,买的人还只有寥寥几十人。直到第五、六天的时候,一波“中医粉”纷纷下单了。他们“慕名而来”,要么是本身就对中医文化感兴趣,要么是用过蒲公英类中药制品,久病成医。因为直播可以溯源,在确定了是野生的蒲公英后,他们纷纷下单。 不过,最大的一波流量,还是在“城市买家”大量出现之后。“可能城里人从没见过挖野菜的现场,所以对挖野菜这种直播内容非常好奇。”赵瑶瑶说,“我们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,也通过直播向他们展示了原生态的农产品。”
订单量激增,高峰时期,达到了一天卖出三百斤蒲公英的盛况。
张卫民夫妇深夜统计好订单数目,打电话给村里的妇女主任张玉芳,让她帮忙安排第二天挖蒲公英的人手。这样,新一轮的直播又“安排”上了。
妇女主任张玉芳是村子里几百户留守妇女中的一员。“一开始,我们三、五人花上一两个小时就能挖完了一天的订单量了。最近几天,订单量翻倍地增长。”张玉芳告诉《卖家刊》,人数最多时,挖菜、打包的人手达到了几十人。
“直播给村民增加了不少工作机会和收入,他们很高兴。”
在挖完菜结束以后,张玉芳还自发地组织村民除草,好给蒲公英腾出生成的空地。赵瑶瑶说,如今,村民们的积极性比她还高。
“苏北特产的野菜不止一种,等到合适的时令,我们还要陆续地开播荠菜、车前草、马齿苋等野菜的采挖直播,将更多野菜卖到全国各地。” |